来源时间为:2025-10-11
一秋知“五养”,这个西南秘境到底有多上头?
作者:
发布时间:2025-10-1109:57:00
又一个新的世界纪录诞生在中国!
全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已于9月28日正式建成通车!这座位于贵州省安顺市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交界处的大桥,全长2890米,主跨径达1420米,是目前世界山区峡谷第一大跨度钢桁梁悬索桥;其桥面距水面垂直高度625米,超越北盘江大桥成为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被誉为“横竖都是第一”!
花江峡谷大桥,同时还是桥旅融合的典范。摄影/王致远
借由这座“超级工程”落成之际,我们跟随秋日的脚步缓缓走入贵州,探寻这片屡屡诞生各种自然奇观与人工奇迹的土地。
当夏日渐远,这西南山地大省,群山层林尽染、百川漫江碧透。这片土地便以一种山河变装的方式,铺开它最浓郁的色彩。走进贵州诗意的秋天,尽享山水养眼、森林养肺、山珍养胃、运动养身、文化养心的“五养”之福,开启一场诠释全身心皆得滋养的生活方式。
秋光下的兴义万峰林美如画境。摄影/陈剑平
这里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贵州,是阳明心学的起点,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点,是一脚踏入大明风华的“穿越点”,更是充满西南少数民族风情的“村寨宇宙”;这里有多姿多彩的森林氧吧,庆祝着令无数打工人向往的节庆,秋日的丰收迎接游客们的到来,再煲上滋补药膳……这里打造出独一无二的贵州之秋。
在贵州,秋的旅程不止于山水与民俗。秋天的贵州,不仅是一个时节概念,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在绚烂斑斓的秋色之上徒步穿越,在吹过稻浪的风中骑行,在秋阳下的小酒馆漫谈说笑,或是在不问日夜的溶洞中细品咖啡,就在这时光的消磨中,找回生活的真谛。
图片养眼之旅:
行行摄摄的贵州多彩之秋
要问浩浩荡荡到贵州的出游人群,什么是老少咸宜的必备项目,那必然是——出片!
黔东南州加榜梯田即将丰收,游人走进秋天的金色迷宫。摄影/方映nic
贵州的秋季,是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九月至十月,属于贵州的雨季刚过,山水更加清澈的时节,仿佛将如梦如幻的秋季画卷徐徐展开,见之心旷神怡。
六盘水市妥乐村或许是最受“出片”达人青睐的宝地,这里拥有世界最大的银杏群。每年秋季,1200余株古银杏树叶片金黄,落英缤纷,将整个村庄装扮成童话世界。古老的寺庙、小桥、流水与金黄的银杏相映成趣,时间在这里仿佛静止了。任何一个角落按下快门,都是一张能让你称霸朋友圈的大片。
妥乐仙境,千年银杏铸造的童话世界,秋天的“出片”天花板!摄影/邓绍东
除了乡村,贵州的都市也有自己独属的金色秘境。各色“秋色叶”树种的应用,让城市俯仰之间皆是秋色。贵阳市花溪黄金大道梧桐树片片金黄,倒映在清澈的花溪河水中,形成一条金光大道。在河边散步、骑行、野餐,享受便捷的宁静秋意,老少咸宜,是家庭出游娱乐身心的好去处。
漫步花溪黄金大道,看大自然的多彩调色盘。摄影/许钧泰
毕节市阿西里西韭菜坪的秋天则与众不同,当海拔升至2900米,这里的秋天是连绵的紫色草甸、山脊线悠哉游哉的大风车,韭菜花热烈地盛开,被誉为草原平替的山脊小径吸引人们前去漫步,行走其上,云雾常常萦绕脚边,犹如漫游天空之境。
承载游客的小火车穿梭在紫色的韭菜坪。摄影/徐庆一
海拔再低一些,贵州的秋山秋林也拒绝四季如一的单调。黔北赤水市的赤水丹霞在秋天褪去了夏日的浓绿,换上红、黄、绿的五彩宝衣,像节节高升的宝塔,又像现实版的“千与千寻”世界。而黔东北铜仁市梵净山的秋,气势磅礴,森林用最浓烈的色彩给起伏的群山织起渐变的地毯,落叶铺成金色的小路,像是穿越进入童话世界。
上图:赤水丹霞红岩与瀑布交织,尽显奔放的生命力。下图:收藏梵净山红云金顶秋日“镀金”的最佳机位。摄影/方映nic、张晋铭
游览贵州,从此便开启一场天地共鸣的秋日仪式。
养肺秘境:
在山野森林,呼吸大口秋天
在北方随着秋意渐浓,空气开始变得干燥的时节,贵州的群山之间,仍然被清澈的湿润空气温柔包裹,气温保持在宜人的20℃左右。贵州88个县(市、区、特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9.4;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在100;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2.81,省会贵阳更是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以648.41万亩的森林面积实实在在成就了“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奇景……
让贵州瀑布的水花溅湿衣裳,感受自然的洗礼。摄影/方映nic
走进位于铜仁市的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你立刻就能体会到身体细胞被负氧离子包围的快感,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超95,如同一座“超级制氧机”,不仅生态资源丰富、气候舒适宜人、水质纯净甘甜、旅游四季皆宜,无愧于“中国天然氧吧”的称号!
中国天然氧吧——梵净山。摄影/李贵云
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下称黔南州)的茂兰,则是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域,森林覆盖率超91,自驾穿梭其中,将肺腑都涤荡得通透轻盈。
若是行走在安顺市黄果树瀑布下,飞溅的水雾携带草木清香扑面而来,高达每立方厘米4200个的负氧离子浓度,犹如一场自然的洗礼。
上图:茂兰的天然溶洞吸引了一波探险家们。下图:“亚洲第一瀑”黄果树瀑布就这样撞入眼中。摄影/陈庆全、李贵云
而更让人倍感舒适的体验,则凝聚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下称黔西南州)——中国气象学会唯一认证的“中国四季康养之都”。在北纬25度的黄金气候带上,黔西南州的年均气温17℃,万峰林在秋光中铺展成千峰叠翠的水墨长卷,马岭河峡谷中瀑布群飞珠溅玉,这是中国最密集的峡谷瀑布群,在群山之上系上了一条银色飘带。
游人在马岭河峡谷,行走在喀斯特裂缝中。摄影/胡云江
世居山中的贵州人,最懂青山绿水的丰饶,也最懂对青山绿水的保护。他们深深理解山水与人唇齿相依的道理,“天人合一”几乎成为了贵州人心中一种深刻的文化基因,也成为这片土地生机绵延不绝的密码。正因如此,秋季在此不再是时令更迭,而是一场润泽肺腑的沉浸式SPA。在贵州,尤其在这片被认证的康养净土,“养肺”,是一种触手可及的日常,一种深植于山水与生活方式中的从容。
图片养身奇遇:
在山的王国上天入地,纵享户外天堂
这个秋天,在贵州领略“山河变装”的方式有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漫步云端。在花江峡谷大桥,可以一站式体验“上天入地”。
乘坐观光电梯直上云霄,在主塔顶端来一杯咖啡,从云端玻璃屋里“一览众山小”,这可能是人生中最“飘”的一杯咖啡;想体验“人在前面飞,魂在后面追”的极致快感吗?走上625米高的玻璃廊道,更有无绳蹦极、高空荡绳、低空滑翔伞等勇敢者的游戏,就问你敢不敢来挑战?
花江峡谷大桥,欢迎您前来挑战。摄影/云俊
这座超级大桥所带来的,远不止高桥极限运动的刺激,花江峡谷大桥在桥体中央打造长达300米的巨型水幕画卷,通过高精度激光投影系统,将大桥变成“峡谷IMAX”。吊索外侧安装“琴弦”式亮化装置,灯光可随音乐变换色彩与频率,就像是一部巨型音乐游戏。
当然,你所游览的林林总总的贵州秋景,或许就是无数户外爱好者们追寻的理想天堂。
黔西南州兴义世界地质公园,还有另外的打开方式。数条专业的骑行绿道、彩色马拉松步道,穿梭在喀斯特峰林间。数千座喀斯特山峰脚下,金色的稻田如同地毯铺展,这幅生动的丰收图景与运动者的身影同框,“人在画中行”,是万峰林最动感的玩法。
万峰林下,秋光正好,乘坐热气球,解锁高空视角。摄影/胡云江
藏在黔东南州九万大山中的加榜梯田,则是徒步爱好者的圣地。当稻谷逐渐被秋天染成金色,层层叠叠的大山造就了如同鱼鳞一般的梯田,秋光在山坡上错落的水田中流转,在秋阳的照耀下宛如金色瀑布从山腰倾泻而下。泥土与禾叶交融的芬芳,一路伴随着这场身心的盛宴。
在山地王国,怎能没有飞檐走壁的体验呢?攀岩在这里不再是运动员的专利,黔西南州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在天然岩壁上打造的攀岩项目“飞拉达”,安全防护措施和脚蹬让它成为普通人的“岩壁华尔兹”。
在贵州,上可飞檐走壁,下可深入地心。上图/视觉中国下图摄影/周元杰
“上天”后,贵州还能让你达成“入地”成就。洞穴露营让地心与星空在此达成奇妙和解。当暮色浸染森林,躺在黔南州荔波酷玩森林公园内的喀斯特溶洞里,帐篷暖灯与光年外的银河遥相呼应。晨间被洞口泻下的第一缕天光唤醒,这是属于探险者的极致浪漫。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图/视觉中国
养胃盛宴:
山野好“食”光,解锁秋日滋养美味
贵州以大地为滋养,以四时为节令,值此秋景,正是温补养胃的良机。贵州的秋味,奉上一席自然馈赠的盛宴——
步入贵州的秋天,最先邂逅的是枝头金灿灿的刺梨果,这颗看起来毛刺刺的黄金果,裹挟阳光与山露,酿成“维C之王”。贵州人说“刺梨上市,太医无事”,果农的巧手将它制成蜜饯、酵素与鲜浆,浓缩了秋日的精华。与此同时,“山卡卡”里的猕猴桃也迎来最甜美的时刻,剥开薄薄的外皮,果肉莹润多汁,若是错过就要再等一年。一口酸酸甜甜,唤起沉睡的味蕾。
金灿灿的刺梨丰收了,果农们以最快的速度将它们送上货架。上图/贵州画报社下图摄影/陈伟红
贵州秋味的真正灵魂,还是在于发酵带来的深入灵魂的酸爽,“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米汤发酵的白酸汤、毛辣果(野生番茄)和辣椒发酵的红酸汤,加入独特香气的木姜子与各种山野菌菇,光是闻着就唤醒了脾胃。涮上一顿酸汤火锅,温热汤气熨帖身心,恰是寒秋最治愈的仪式感。这是贵州人应对气候与时令的智慧。
红酸汤和白酸汤,都是发酵带来的美味。摄影/吴学文
除了发酵,贵州人还深谙传统的“药食同源”之道。采自黔山深处的天麻,与农家土鸡慢火共炖。汤色清亮却底蕴深厚,一碗下肚,暖意贯通四肢百骸。
最终,所有的美味都回归于最本真的生态食材。山地梯田里,糯稻新收,街巷里用粽叶将糯米与红糖包成方块的黄粑俘获了游客们的心;兴仁的薏仁米饱满粉糯,好吃又滋润;小黄豆制成的豆花、豆腐圆子、爆浆豆腐,花样繁多……贵州山间遍布未经雕琢的天然食材。贵州的一粥一饭,都带上土地的温度;一菜一汤,尽是秋天的慷慨诚意。
鸡肉汤圆、威宁火腿、青岩卤猪脚、包浆豆腐......大快朵颐。摄影/吴学文
养心之道:
到贵州,寻一趟久违的心灵之旅
一场盛大的民族狂欢
贵州的少数民族们打开秋天的方式,是“吃新节”。这个贵州苗族、侗族、仡佬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共同庆祝的节日,拉开了丰收庆典的序幕。在秋收时节闯入一场少数民族与天地沟通,共庆丰收的节庆,用心感受土地崇拜的原生态文化,汲取自然平静的力量。
吃新节时,寨民们聚集在一起举办活动。摄影/李若渔
黔东南州丹寨县苗族的吃新节场面规模宏大、仪式感极强,入选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的标志性场景,是蜿蜒数公里的千人长桌宴。席间,“高山流水”的敬酒歌声不绝于耳,这也是一个“勇敢者的游戏”。
万达小镇长桌宴,规模盛大。摄影/曹经建
遵义市务川县仡佬族的吃新节,又被亲切地称为“白吃节”,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摆起“食台”,上面堆满了新收获的稻谷、玉米、瓜果,主打一个慷慨的。这都源于仡佬族对于自然的敬畏,他们认为农事收获是自然所赐予的。
供奉新谷、祭拜谷神、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宴席尝新等节日程序,在贵州各地大多相似。
黔东南州从江县高增侗寨则有着仪式感十足的“舌尖盛宴”,其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吃”新
文章来源于:http://www.bprg.cn 社区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