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社区网 > 阿里社区 > 正文

阿里巴巴公益:关注社区公益,用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传递温暖

日期:2024/10/24 15:03:50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3-9-1

阿里巴巴公益:关注社区公益,用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传递温暖2024/01/2919:13公益时报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阿里社区

1月20日,由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主办、《公益时报》社承办的第十三届中国社工年会在京举办。本次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工作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提升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曹建明,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保俊,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陈存根,十三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民政部原部长黄树贤,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宫蒲光,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名誉会长王海京,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会长刘永富等领导及嘉宾,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省社工协会负责人,社工机构、基金会、爱心企业、媒体代表出席会议。

建设现代化治理体系,将强大的“制度优势”进一步转化为“治理效能”,需要积极主动地抓好社会治理的重心与合理关切,更需要充分发挥各种主体的作用。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作为“共建共治共享”的参与者之一,积极探索,以公益引领社会价值创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在第十三届中国社工年会的主题环节,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姚瑶介绍了基金会对社区公益的理论认识、行动倡导与经验总结,为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特别是社区公益提供了一种具有深刻社会价值的参考。

胸怀“国之大者”,办好“关键小事”——阿里巴巴社区公益的实践与探索

姚瑶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认识:社区公益的“新”与“老”

社区公益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是一个既老又新的命题。说它“老”,是因为社区与每个人的生活相关,我们所有的工作,都与社区有关。

阿里社区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姚瑶在第十三届中国社工年会上阿里巴巴社区公益的实践与探索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成立之初,聚焦绿色环保,资助了许多环保领域的项目。例如,位于杭州青山村的龙坞水库水源地保护项目,以水资源保护为切入点,通过“自然好邻居”计划带动村民参与,促进了青山村社区发展,如今的青山村不仅环境优美,而且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乡风文明得到提升,成为“未来乡村”社区发展的优秀案例。

2017年起,阿里巴巴积极响应脱贫攻坚国家战略,宣布成立脱贫基金,2021年升级为乡村振兴基金。阿里巴巴选派资深员工驻扎县域,成为桥梁和枢纽,将数字化的技术和经验注入农村。推动县域产业发展的同时,我们带动童伴妈妈、爸妈食堂等优质的公益项目进入县域社区,为县域的社区增添了温暖与活力。

阿里社区

说它“新”,是因为阿里巴巴与社区公益的缘分从2020年开始有了更深入的链接。当时正处在疫情期间,为解决社区居民疫情下的心理健康等系列问题,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联合武汉市慈善总会、武汉市社会工作联合会,发起了集心理疏导社会工作服务、学术研究、标准化制定为一体的“五社一心·爱满江城”社会工作项目,支持27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进驻武汉35个社区开展服务,10万居民直接或者间接受益。在此之后,社区公益正式成为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关注和投入的方向之一。我们开始深入思考,阿里巴巴能为社区贡献什么。

行动:充分发挥优势,结合阿里所能,服务社区所需

在政府指导下,经过思考和共创,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聚合多方力量与资源,探索将阿里所能嵌入到社区所需,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第一,在民政部的指导下,在武汉“五社一心”项目的经验基础上,2022年,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紧紧围绕社区,聚焦城乡养老,联合多方伙伴开展了“爱豆银龄关怀”社区为老服务项目。在北京、上海、浙江、陕西、江西等9个省(市)开展试点,通过派驻40名全职社工在20个基层试点社区落地执行。截至项目结束,共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232个,引导新注册志愿者10000余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00余场,直接服务老人19万余人次。

阿里社区

第二,联动阿里巴巴集团业务,发挥技术优势,汇聚更多的资源投入社区服务的创新探索中。比如阿里旗下的本地生活业务,是能为社区提供服务的重要平台。2023年9月,饿了么与上海松江区新桥镇开展社区服务合作,将社区食堂上线饿了么,符合条件的老年居民能同时享受政府助餐补贴和平台配送补贴,让老人寒冷冬日能安享送餐到家的服务。推动高德地图研发社区小程序,帮助社工建立本社区助老私域地图,对社区老人分布位置及个人情况一目了然,还能指派、提醒社工或志愿者进行助老服务,成为社工开展工作的好帮手。达摩院开发了中国首个通过医学验证的阿兹海默病AI筛查小程序,用户打开支付宝搜索“ADC失智症筛查”,便能在约十分钟时间在手机上自助完成筛查。通过小程序在基层社区的推广,助力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范围公益筛查。

第三,鼓励阿里巴巴的员工身体力行为社区做贡献。阿里巴巴倡导“人人3小时”的公益文化,即每位员工每年要做3小时志愿服务,并将其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万名员工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在全国的社区开展了环境保护、助老助残、关爱儿童、突发事件救援等多种多样的志愿服务。2023年9月1日,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阿里的设计师员工制作了年轻人喜爱的普法宣传漫画,500多位员工成为“我是无障碍环境建设宣传员”,在社区讲解和发放宣传页。每一位员工的参与都是对社会的贡献,他们为社区居民带去了实际的帮助,加深了自己对社会责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构建了阿里与社区爱的桥梁。

阿里社区

经验:坚持党建引领发挥专业力量,倡导人人公益

结合国家基层治理现代化方向,在社区公益探索实践中,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总结了几点经验。

第一是社区公益要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党建引领增强了参与者的责任感与号召力。在乡村振兴的工作中,大部分特派员都是优秀党员,他们扎根县域、奉献青春,获得了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认可,也获得了许多荣誉称号。但面对荣誉,他们会说,作为党员,为社区老乡谋福利是他们的责任。饿了么在上海成立全国首个蓝骑士党支部、首个蓝骑士党群服务站,2022年上海疫情防控期间,饿了么号召党员骑手带领一万余名配送员每天奔波于上海街头,累计为市民提供4000万人次基本生活物资配送服务,其中医药用品服务逾500万单,被市民亲切地称为“社区侠”。

阿里社区

第二是社区公益需要专业力量。“爱豆银龄关怀”社区为老服务项目特别关注了社工发展,针对社工开展了一系列培训和督导工作,着力提升社工团队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从项目的经验来看,社工的专业能力是公益项目为社区带来实实在在价值的重要保障。同时,结合互联网技术能力助力社工实际工作,不仅能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服务,也在实践中促进了社工服务模式的创新和提效,以技术助力社工,能够为社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第三是社区需要人人参与。社区连着你我他,每个人都是社区的共建者,也是社区发展的受益者。阿里巴巴员工参与社区公益志愿服务,有的会带上孩子,家人,从他们的反馈中,总能欣慰地发现,在为社会贡献价值同时,也收获了爱的回响。社区公益需要倡导人人参与,这也是互联网平台的责任和使命。阿里巴巴也通过人人3小时平台持续向公众发出倡导,并为每个人参与公益志愿服务提供常态化的便捷服务。

展望未来,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将持续在社区公益道路上探索,期待着与所有的伙伴们共同携手,在党的领导下,胸怀国之大者,办好关键小事,用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将温暖传递到社区的每个角落。

文章来源于:http://www.bprg.cn 社区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你可能会喜欢
    没有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