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社区网 > 阳江社区 > 正文

坚持“制度 技术”创新驱动阳江推动数字政府基础能力延伸服务基层

日期:2025/10/12 9:39:47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5-10-11

近日,阳江市印发《阳江市数字政府基础能力延伸服务基层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围绕“一标准、一授权、一场所、一队伍、一平台、一制度”的综窗改革模式,系统推进省市数字政府基础能力向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延伸,切实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各县(市、区)将打造一批镇(街道)、村(社区)及园区政务服务提升范例;到2026年,实现全市基层政务服务能力全面推广和显著提升,形成事项管理规范、业务运行高效、服务环境舒适、人员专业精干、平台智能好用、制度健全完善的基层政务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强企业和群众办事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六大任务系统推进基层服务能力建设

《方案》围绕“六个统一”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任务:统一事项标准,开展镇村政务服务事项规范性核查,推动村级证明事项标准化,建设全市统一的事项管理中心,实现事项要素统一、动态管理。统一业务授权,梳理授权清单、签订服务授权委托书、实现系统操作授权,完善“受审分离”模式。统一服务场所,规范便民服务中心(站)建设与窗口设置,营造舒适便捷的办事环境。统一服务队伍,加强岗位管理和培训,打造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的政务服务职业队伍。统一办事平台,建设统一的收件服务平台、号池管理中心和表单管理中心,提升系统协同与用户体验。统一服务制度,推广智能导办、材料预审、远程视频办、上门帮代办等数字化服务场景,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基层。

强化保障机制,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方案》强调,各县(市、区)政府要落实主体责任,镇(街道)具体组织实施。各地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统筹用好各类资金资源,保障便民服务中心(站)人员和经费到位。同时,坚持试点先行,选取1–2个镇(街道)开展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此次《方案》的出台,是阳江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标志着阳江市在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方面迈出坚实一步。未来,随着各项任务的逐步落实,“阳光数办”政务服务体系将更加完善,企业和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智能、更便捷、更温暖的政务服务。

近年来,阳江市通过“制度 技术”创新驱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12345热线民生诉求综合服务改革成效显著,打造“营商环境 12345”惠企云服务模式,实现企业诉求办结率和满意率双百分百,改革成果入选新华社《政务智库报告》,并多次荣获国家、省、市政务类创新案例奖项;依托“一网通办2.0”建设和12345热线民生诉求综合服务改革成果,进一步深化政企直通车企业服务机制,打造7×24小时政务服务“云窗口”,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全天候、零跑动”;深化跨区域政务服务,与省内湾区9市签订跨域通办合作协议,推动卫健、人社等领域的2196项事项双向通办;推动“全市通办”,实现521项事项在市内不同地区可跨区域办理;稳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残疾人服务“一件事”等重点事项上线实施,上线国家“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28个;实现惠企政策精准推送,通过“i阳江·政策通”平台汇聚各级政策近万条,汇聚企业数据92482家;推动“人工智能 政务服务”,上线“阳光导办”,实现常见政务问题即时应答;推动民生高频事项全流程智能秒批,实现2项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办理“零材料、零跑动、秒审批”;建立“政务 邮政”上门帮代办服务机制,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上门收件、业务代办等服务;提升公共资源交易能力,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电子档案;上线全国移动CA互认功能,实现投标人移动数字证书(CA)兼容互认参与全流程电子投标;电子保函服务平台平稳运行,2022年至今,累计开具电子保函16014份,代替现金保证金约36.69亿元,有效缓解企业占用资金压力,切实助企纾困。

文章来源于:http://www.bprg.cn 社区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