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社区网 > 武汉社区 > 正文

24小时监测响应!武汉这些社区都开始了

日期:2025/7/25 2:16:41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4-07-10

2024年,武汉将新增10个社区

开展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

更好地服务老年人

近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

硚口区易家街道张公堤社区

进行了现场探访

老人独自在家摔倒

平台立刻收到警报

张公堤社区是开展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试点创建工作的首批社区。工作人员展示了智慧养老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记者看到,被纳入管理的社区老人的年龄分布、身体能力等级、实时服务订单等信息全部在平台上一一呈现。

张公堤社区工作人员展示了智慧养老综合服务管理平台。长江日报记者刘晨玮摄

同时,社区对老人居家环境进行了智能化、适老化改造,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和服务,试点社区基本可提供健康管理、安全监控、应急呼叫、生活照料等老年人需要的各项服务。

负责人郑毅介绍,智能健康监测设备、5G远程医疗系统、智能出入管理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被应用于日常管理和服务中,服务管理平台成了“社区老年人信息库”,老年人可通过系统进行咨询、预约、需求应答,目前可与各养老智能产品及网络设备数据衔接,并同步对接至区级平台。

如平台发现服务对象的身体指标出现异常,就会发出预警,实现监测响应一体化。

张公堤社区居民熊爷爷成了受益者之一。上个月,熊爷爷独自在家不慎摔倒,平台收到了其家中传来的红外跌倒警报,工作人员迅速前往老人家中核实情况,并将老人带至附近的医院就诊。目前,老人情况已有所缓解。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依靠24小时服务的平台,可确保实现监测响应一体化,让老人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这也正是试点社区的应急呼叫场景。

工人作员定期上门

教会老人用智能设备

今年,硚口区汉中街长寿社区也将开展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试点创建工作,近日,记者来到该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智慧养老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已开始安装。

服务机构武汉健乐颐享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刘莉君介绍,老年人佩戴的健康设备在线率、安防设备在线率等数据都会实时显示出来,设备监测到的健康数据会一并传回到平台,“以智能手环为例,可监测血氧、心率、体温等健康数据,数据实时上传至区级养老服务综合平台,实现24小时动态管理和远程监护”。

刘莉君说,今后也会加强人员培训,要求定期上门巡检,教会老人使用智能设备。

为破解大城养老难题,近年来,武汉市以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体系为依托,试点开展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打造健康管理、安全监控、应急呼叫、精神慰藉、移动助行、生活照料、文娱活动等八大应用场景,有效降低服务成本,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自2021年武汉市启动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试点以来,已在30个社区和5家机构开展相关创建工作。

今年,10个开展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的社区分别是:

江汉区民意街天后社区

江汉区汉兴街民航里社区

硚口区宗关街申新社区硚口区

汉中街长寿社区

汉阳区五里墩街五合里社区

武昌区黄鹤楼街彭刘杨路社区

武昌区粮道街胭脂路社区

青山区钢都花园街126社区

洪山区张家湾街金色城市社区

洪山区珞南街中建三局社区

文章经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叶凤

来源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武汉发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武汉发布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24小时监测响应!武汉这些社区都开始了》

文章来源于:http://www.bprg.cn 社区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