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社区网 > 德宏傣族景颇族社区 > 正文

德宏州依托“天然互嵌”优势构建和谐共融社区环境

日期:2025/7/6 21:42:38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5-07-06

近年来,德宏州立足社区“天然互嵌”的历史积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强化根基、深化融合、优化治理、升华认同”四大路径,将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的天然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已成为常态。

强化根基,党建引领与历史传统同频共振。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主心骨”作用,健全党组织领导下各民族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把城市基层党建作为党组织书记“一号工程”推进,实施“书记领办”项目22个,建立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全州973个住宅小区实现业委会(物委会)全覆盖。以建设“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社工”三支力量拓展志愿服务载体,全覆盖建立党建引领下的社区、社工、业委会、物业协调运行机制,全州470个党组织在职党员1.7万余人次到社区开展共驻共建、报到服务,带动群众累计开展服务12.3万人次,打造“边疆红色走廊”,将中共梁河特委纪念馆、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等40余处红色教育基地融入社区文化,用共同历史记忆凝聚共识。

深化融合,空间互嵌与生活互嵌双向发力。尊重社区自然形成的多民族混居格局,在易地搬迁新村建设和城市新区建设中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多民族共居社区,先后建成了以梁河县和谐社区、盈江县五和家园、瑞丽市卯相社区等为代表的一批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搬迁新村和社区,推动各民族由居住空间嵌入向经济、文化、社会和心理等社会结构的各层面、各领域的相互嵌入。依托“十百千万”工程成功打造各民族和谐共居的互嵌式示范社区9个,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嵌式社区生活居住模式。不断提升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服务能力,健全基层服务体系,打破空间壁垒,变“小聚居”为“大家庭”,变“小家园”为“共同体”,制定《德宏州“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完善户口管理政策,推动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纳入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体系,在人口较多的小区建设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幼儿托管中心等便民服务体系,经常性开展“社区邻里守望”“结对子”“一家亲”等志愿联谊活动,与广州等六地签订关于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合作协议,在东中部发达地区设立9个劳务协作驻外工作站和27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通过劳务输出,实现民族团结与劳动力转移就业双融合双推进,让互嵌式生活从“自然状态”升级为“优质服务”。

优化治理,传统智慧与现代机制协同创新。常态化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进社区”,强化网格化服务管理,以社区作为城市民族工作的主阵地,共建立1.01万个“10联户”网格单元,选优1.2万名各民族党员、志愿者作为网格员,依托“火塘议事会”等传统协商形式,构建起“党建主导、多网合一、一网多能”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打通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社区居民公约,融入社区环境建设,建立“职工驿站”“红石榴之家”“红石榴驿站”、便民服务中心等活动阵地。加快“智慧党建”与“一部手机办事通”“德宏云”融合发展,一体化推进“智慧党建”融入“智慧城市”。加快社区为民服务站点信息化建设,坚持数字赋能,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定期开展“邻里恳谈会”“19:30居民议事厅”“居民议事协商会议”等活动,共同研究解决社区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政策在群众家门口宣讲、民意在群众家门口听取、难题在群众家门口解决,将矛盾解决在“小区门口”。推进州、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建成483个综治中心,实现乡(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342件,化解率达97.8%。

升华认同,文化共生与情感共鸣深度融合。每年开展“五用五化”“德宏好声音农村小喇叭”“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活动、主题宣讲、演出活动1000余场次,50余万人次接受宣传教育,通过用少数民族语言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以春节、端午节、泼水节、目瑙纵歌节等传统节庆为契机,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各民族联谊活动,来自四邻八乡和五湖四海的各族群众“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饭、同过一个节”,展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中华文化。通过开展民族节庆、民族美食、体育赛事促“三交”等具有德宏特色的品牌活动,深层次构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环境。创作推出《刀安仁》《孔雀飞起的地方》等一批体现“四个与共”的文化精品,大力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建成中共梁河特委纪念馆、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等40多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0多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广场)、57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及11个主题公园(街区),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抬头可看、随手可学、处处能感知,推动民族文化从“各美其美”走向“美美与共”。

德宏州以“天然互嵌”为底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走出了一条边疆民族地区社区治理的特色之路。这里的社区不仅是居住空间,更是文化交融的沃土、情感联结的纽带、边疆稳定的基石,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德宏样本”。(德宏州民族宗教局)

文章来源于:http://www.bprg.cn 社区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