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社区网 > 呼和浩特社区 > 正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居民的健康守护者

日期:2024/12/17 18:32:19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4-12-11

新城区保合少镇卫生院

安利军在海东路卫生服务中心接诊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在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的基础上持续发力,加强规划布局和机制突破创新,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内涵,构建多元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以改善服务的“小切口”,撬动看病就医的“大民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可以治疗小病、接种疫苗,还可以在内科、外科、中医以及康养等领域提供医疗服务,因此,社区医生也成了社区居民的健康守护者。

每到工作日,新城区海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待就诊的患者就排起了长队。据了解,2023年海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年门诊接待人数为1.8万余人;今年1至11月,门诊接待人数为2.4万余人。

海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安利军说:“我在海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了将近10年,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也是一名家庭医生,我们服务的对象大部分是周边居民。”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最忙的时候安利军一天要看30到40名患者,除了在门诊接诊,定期去签约家庭医生的患者家中随访也是工作内容之一,晚上下班后,他还会通过微信为患者解答用药方面的问题。

一天晚上,家住天府花园小区的八旬老人给安利军打电话,说自己的腿特别疼,肢体肿胀明显,走不了路。第二天一早,安利军和护士推着轮椅到老人家中,将老人接到海东路卫生服务中心做了下肢血管彩超检查。检查后发现,老人的下肢有静脉血栓,随即联系上级医院,帮老人转诊做溶栓手术。术后,老人回到海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后续康复治疗。在采访中,很多社区居民表示遇到健康问题总会给社区医院打电话。

12月3日8时许,新城区保合少镇卫生院内科主任岳志医生准时来到诊室,开始了上午的门诊工作。

74岁的居民马润莲是岳志的众多患者之一。今年8月,马润莲发现自己头晕,话也说不清楚,左侧肢体活动困难,于是她联系子女,并到新城区保合少镇卫生院就诊。岳志对马润莲的病情进行了初步诊断,诊断结果为急性脑梗死。进行紧急处理后,派遣院内120急救车送马润莲到上级医院进行溶栓治疗。术后,马润莲转回新城区保合少镇卫生院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她说:“家门口的社区医院里各种检查设施都有,医生很负责。”

据新城区保合少镇卫生院院长李冬生介绍,新城区保合少镇卫生院新院区于2023年投入使用。经过20年的发展,该院从几间平房、6名医务人员不断发展,担负起了新城区中医蒙医医院、社区医院、120急救站的职责。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该院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签订了医联体合作协议,逐步打造优质医疗团队,为辖区居民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

卫生院的不断升级,并非简单地改造环境、增加设备,而是以增强医疗服务能力为抓手,强化综合健康管理,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与此同时,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卫生健康委了解到,呼和浩特市现建设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家,其中市四区35家。今年,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新城区民族学院附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回民区阿拉善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回民区钢铁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进入内部装修或验收环节,项目有序推进中。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机构33家,占82.5%。近年来,呼和浩特市通过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蒙医馆)建设,着力打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蒙医)综合服务区,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质量,提高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文章来源于:http://www.bprg.cn 社区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