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设置“厝边居议事厅”,协商解决居民诉求。全媒体见习记者杨洲摄
□全媒体记者黄凌燕
“‘一户一表’自来水管改造后,自来水的流量和水压会显著提升。接下来,小区内的供水主管道将全面更换,并安装智能水表。”6月25日,在城厢区龙桥街道圳湖社区“厝边居议事厅”内,社区、调委会、物业公司、老协会、业委会的代表聚在一起沟通交流,回应居民关切。
成立于2021年的圳湖社区,有664户居民是2014年城厢区常太镇东圳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搬迁群众,21户是2022年涵江区西音水库库区移民。
70岁的蔡兆雨是圳湖华苑小区4号楼楼栋长。圳湖社区成立前,他担任常太镇利车村党支部书记。他说,当年常太镇洋边、长基、岭下、松峰、利车、常太、坑洋、东太8个村的村民搬迁到这个新小区。常太镇从8个村中各选一人,组成临时领导小组。被安排担任组长的他,压力重重:居民们离开家乡,人生地不熟,库区搬迁补助款、失地问题要解决,新小区自来水又经常爆管,大家闹起情绪,多次信访反映情况。
圳湖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翁德源告诉记者,考虑到居民对老家的村干部、老党员较为信任,社区划分为2个网格、5个党小组、31个单元,由各村的“话事人”任单元长,收集居民意见建议。社区成立“东圳初心老党员工作室”,吸收了受居民信赖的老党员,发挥他们的优势,化解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协商解决问题,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在圳湖社区办公楼一楼过道,记者看到一面公示栏,一侧命名为“问题墙”,记录了每个季度居民反映事项;一侧则是“回音壁”,反馈相关问题的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完成情况、责任人。社区还探索邻里提意见、议问题、办事情的新模式,打造了“厝边居议事厅”。居民反映的库区搬迁补助款、失地问题,被摆到“厝边居议事厅”的桌面上。大家群策群力,找到了破解的渠道。目前补助款已发放到位。
自来水问题是居民关注热点。由于小区地势较高,又处于供水末端,且水管口径偏小,水流、水压均较小。随着小区入住率增高,用水量增加,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的管道容易损坏。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最终确定了“一户一表”自来水管改造方案。
79岁的居民邹振昌坦言,半辈子当农民,突然住进小区,一时无所适从。如何让库区移民更有归属感和幸福感?社区盘活闲置公共空间,利用过道等空间,建立长者之家,让住上套房的居民也可以像在老家一样相聚唠嗑,还为他们集体过生日。此外,发挥文艺队、“能人队”等作用,开展邻里志愿服务活动,组建十音八乐队,开设羽毛球馆和篮球馆。
“我们都经历过艰苦困难时期,对照现在的生活,有着天壤之别。”邹振昌有感而发,在圳湖华苑小区“思源亭”写下一副对联:沁园焕彩人增寿,湖水芳情福满亭。
新闻链接
圳湖社区激活老党员、红色物业动能、居民自治活力,推行“党旗红、生态绿、圳湖蓝、银先锋、暖心橙”的“五彩同心圆”近邻党建,走出一条党建引领治理之路,为库区移民营造“幸福圈”。社区党支部与物业公司党支部携手联建,建立党群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文章来源于:http://www.bprg.cn 社区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