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社区网 > 临夏回族社区 > 正文

盛世华章耀河州奋进临夏启新程

日期:2024/10/1 15:16:33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4-10-01

原创请关注→临夏市融媒体中心

这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黄河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交相辉映。

这里,是久负盛名的“旱码头”,地处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要冲,商贸流通繁荣活跃。

这里,是回藏风情线上的“明珠”,风景秀丽、美食飘香,吸引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75年奋斗如歌,75年岁月峥嵘。一组组数字见证了临夏市的可喜变迁。2023年,临夏市地区生产总值118亿元,为1985年的28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82元,为1950年的494倍,1985年的61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66元,为1950年的602倍,为1985年的59倍。

△魅力花都公园城市——临夏市鸟瞰图

75年来,临夏市在党的光辉政策引领下追赶跨越,从交通闭塞到道路四通八达,从贫穷落后到迈向全面小康,谱写了一篇波澜壮阔的历史新篇章;各族干部群众怀揣梦想,在西北高原奏响了临夏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雄浑乐章,创造了“七十五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

△临夏市满城尽染“中国红”“盛装”庆华诞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民生福祉日益改善

临夏市地处黄河上游,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全州政治、经济、文化和商旅中心。区域总面积90.8平方公里,辖4个镇、7个街道,35个行政村、46个社区,总人口接近50万人(常住人口36.5万人),居住着有汉、回、东乡、保安、撒拉等18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3.3。

△临夏市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即景”的美好愿景

解放前,临夏市城市区面积不过1.8平方公里,区域内只有简易公路和大车道7条,照明、排水、街巷、卫生极其古老原始,公共设施十分简陋。解放后,逐年对旧城区进行改造,城区环境和市容市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治理和改善,至1985年城区面积比解放前扩大3.5倍,市境内有过境干线5条,总里程36公里,市乡公路6条,39.6公里,乡村道路21条。

△临夏市城市风貌改造让城市更宜居、生活更美好

△老旧小区“焕新颜”按下居民幸福“升级键”

现如今,全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6.27平方公里,“一心一区两廊五园多点”的全市发展空间布局愈加清晰明朗;所有行政村和村民小组道路硬化实现全覆盖,“一环六横十五纵”的交通路网格局逐步完善,临大高速、兰永临高速、兰合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即将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全市城镇化率达90.37,城市绿地率、城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30、33和15平方米……一座充满活力的魅力花都、公园城市已崭露芳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最美中国文化旅游城市”“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等一项项闪着金光的荣誉,见证着临夏市建设的沧桑巨变。

△临夏市第一条“外环线”——环城北路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临夏市枹罕镇王坪村是临夏市唯一的山区村,过去人们对村子的印象是“废弃的圈舍多、杂乱的草垛多、破旧的雨鞋多”。可如今,一条宽敞的旅游彩道修到村民家门口,精致的旅游栈道、观景休闲的亭子从村头到村尾,随处可见。在这里,上观云舒云卷,下观城市繁华,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新图景在这里正徐徐展开。村民们不仅有了“身有所栖”的美丽庭院,还构筑起了“心有所寄”的精神家园。“关心关爱”幸福食堂、青春绽放“小红星”公益课堂、“掌上智慧农村”小程序以及农家书屋、积分超市等暖心服务,让农民的文明素养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实现大幅提升。

△王坪村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仲秋时节,中国玫瑰超级工厂内依旧姹紫嫣红,一派忙碌景象。在一系列创新科技的赋能下,这里生产出的玫瑰产品质量及单位产量均达到欧洲标准,大大推动了全市产业优化升级、农业提质增效,成为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中国玫瑰超级工厂智能高新温室不仅“高颜值”,而且“高智商”

临夏市被称为“花儿”的故乡,这花儿,不仅指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临夏人也有着在庭院种植花卉尤其是牡丹的生活习俗。十八大以来,“花儿”作为传统的文学艺术,被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牡丹产业也作为拉动文旅产业、统筹城乡发展的骨干产业,得到长足发展。近两年,市委市政府瞅准时机,全产业链系统布局玫瑰花产业,并且实现“花卉 电商”深度融合,仅2024年上半年生产销售鲜切玫瑰4019万枝、产值达4621万元。牡丹、玫瑰、花儿“三朵花”的故事续写着奋进临夏的感人篇章。

△中国超级玫瑰工厂工作人员正在分装鲜切花

△临夏牡丹种植资源圃——孕育高端“河州籍”紫斑牡丹的“摇篮”

牛羊肉产业在临夏市也有着深厚的产业基础,临夏作为甘肃西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汉藏贸易枢纽,有着贩卖牛羊的悠久历史。但分散式的传统养殖有着抗风险能力差,附加值低等问题。近年来,临夏市依托牛羊产业基础、延长产业链,加快打造牛羊全产业链,推进牛羊肉精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强力推动下,全力实施牛源再生生物医学项目,实现了传统产业向生物医药赛道的转换,进一步加快牛羊产业向高科技、高附加值跃迁。

△良种牛羊繁育推一体化产业园

△俊林清真肉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电商直播基地

如今的临夏市,花卉、牛羊、树莓、蓝莓等富民产业持续壮大,牡丹玫瑰、绿色循环、数字经济、工业经济、电商经济、牛羊肉精深加工等产业园区加快完善,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三产融合、多业叠加”发展势头强劲,产业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山水和谐的秀丽画卷愈加凸显,生态文明蓬勃发展。

△折桥镇河州红树莓基地内工人正在采摘树莓

对外合作深度赋能

民族团结坚如磐石

历史上的临夏,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之要冲,唐蕃古道之重镇,茶马互市之中心,是明代著名的四大茶马司之一。但也因为自然条件严酷,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让临夏一度陷入只有区位没有优势的尴尬。75年来,在党中央的关怀爱护下,临夏市抢抓“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兰西城市群等诸多政策叠加机遇,利用多样化的贸易方式与俄罗斯等中东欧国家开展经贸合作,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临夏市鲜切玫瑰走出国门,浪漫经济香飘海外

如今的临夏市,区位优势正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已从开放末梢向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开放前沿挺进。

所有的发展成就,归功于民族团结。在临夏市,民族团结富有文化血脉,迸发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民族团结一家亲石榴籽籽心连心

75年来,临夏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在全社会构建起了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主题实践多位一体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机制,着力增强各民族文化认同,构建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共同体”,多措并举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亲密无间地交往、畅通无阻地交流、自然而然地交融,形成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生动局面。

75年休戚与共,临夏各族儿女守望相助、众志成城,唱响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旋律。

如今的临夏市,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人心归聚,“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

△构建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环境让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盛开

时光无言,历史记忆鲜活如昨。所有的抵达,都意味着新的出发。走过波澜壮阔的七十五载,临夏市又一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临夏市以坚定之步伐、昂扬之斗志,勇担时代使命,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奋勇前行。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每一个奋斗的身影都是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每一次拼搏的脚步都是为祖国繁荣添砖加瓦。让我们携手共进,以临夏市的蓬勃发展为祖国华诞献上最壮丽的礼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书写更加璀璨的华章。

记者:蒲晶晶

原标题:《盛世华章耀河州奋进临夏启新程——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临夏市发展巡礼》

文章来源于:http://www.bprg.cn 社区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
  • 体彩社区运动会走进西宁10-01

    来源时间为:2024-09-25近日,由青海省体育彩票发行中心主办的“迈开步动出彩”社区运动会走进西宁市麒麟湾公园。社区运动会设置了多项老少皆宜的互动项目,通过……

  • 社区慈善在甘肃酒泉的实践探索10-01

    来源时间为:2023-11-252023年12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联手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启动“社区慈善实验”。实验项目秉持互助友爱、增进……

  • 盛世华章耀河州奋进临夏启新程10-01

    来源时间为:2024-10-01原创请关注→临夏市融媒体中心这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黄河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交相辉映。这里,是久负盛名……

  • “担当新使命消保县域行”10-01

    来源时间为:2024-09-30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甘肃监管局关于“金融教育宣传月”的相关要求和部署,切实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推动构建“大消保”格……

  • 兰州城关区定西路社区开展暑期安全教育提高青少年自10-01

    日前,定西路社区联合渭源路司法所组织辖区20名青少年开展“弘扬法治精神,助力青少年成长”青少年暑期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活动中,渭源路司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