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社区网 > 新余社区 > 正文

新余市渝水区新钢街道铁山社区“老兵评理站”工作法化解小区邻里纠纷

日期:2024/7/5 15:21:20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4-07-02

新余市渝水区新钢街道铁山社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为契机,探索创新“老兵评理站”工作法,综合运用以邻为亲、以院为家、以心换心举措,汇集邻里“诉求声”,织密小区“防护网”,打造纠纷“终结地”,让“邻里”变“家里”,让“邻居”成“家人”,实现连续34年“零上访”。

以邻为亲,汇集邻里“诉求声”。充分发挥社区退役军人党性强、经验足、人缘好、群众基础好特点,组建“老兵评理”服务队,综合运用上门“访”、分类“办”、及时“销”举措,让退役老兵资源转化为小区服务优势,成为群众诉求的收集人、居民生活的贴心人。上门“访”。紧盯困难家庭、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外出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采取民意小口袋线下收集、走访入户谈心汇集等方式,将工作触角延伸至每一户群众家中,全方位了解小区社情民意,多渠道搜集居民诉求,做到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分类“办”。详细记录每一次服务情况、每一件群众诉求,对收集到的民情民意进行清单化管理,梳理民生需求、民生建议、民生问题三张“民情清单”,按照“大事社区反映、小事不出小区、私事不出家门”原则,分类办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及时解决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及时“销”。采取电话回访、现场回访、上门回访等方式,收集居民对民生诉求办理情况的反馈,对未及时办理的民生诉求进行催办,做到一事一销、随办随销,避免出现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以院为家,织密小区“防护网”。按照预警在先、及时处理、就地化解原则,打出前端“知纷”、中端“议纷”、后端“访纷”一套组合拳,让邻里纠纷线索早发现、早预警、早介入、早化解。前端“知纷”。采取进家门、扫微信、发放“连心卡”等方式,听故事、认家境、记诉求、告来意、告身份、告服务,按照楼层、单元、楼门、小区四个级别,及时掌握转递各类矛盾纠纷,做到动态有人注意、矛盾有人报告、困难有人解决。中端“议纷”。在评理过程中,服务队成员运用伦理道德对矛盾双方进行说理,通过对比计算得失账,消除双方认识误区、化解心理隔阂。后端“访纷”。纠纷化解后,“老兵评理站”成员定期跟踪回访,摸清居民的思想动向,让邻里纠纷彻底终结在单元,让事态彻底解决在小区,让邻里关系更和谐、居民生活更幸福。

以心换心,打造纠纷“终结地”。探索创新情感沟通法、换位思考法、嫁接调解法,做到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达到让问题不出“家”、矛盾不上交,矛盾纠纷吸附在“家”、化解在“家”的功效。情感沟通法。运用见面沟通拉近距离、真情沟通赢得信任、持续沟通打开心结等方法,付真情、求共情、讲实情、凝温情,把情理法理讲到居民心底,如春雨般滴滴滋润到当事人心田,让矛盾纠纷化解水到渠成。说理对账法。采取兼顾情理、换位思考等方法,引导双方摆正心态、尊重事实、降低期望,同时在过错程度、损失大小、金额计算等方面进行分析,引导矛盾双方将心比心、消除对立、化解恩怨,达成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嫁接调解法。因琐事引发的纠纷,当事人有可能情绪失控,服务队成员找准邻里纠纷的关键点、关键人、关键事,以最快速度摸清事情来龙去脉,采取说服教育、亲情诱导来唤起当事人良知,找能说上话的同事、朋友、亲戚帮助调解,从而避免发生过激行为。(新余市渝水区委政法委李伟)

文章来源于:http://www.bprg.cn 社区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