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4-08-21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刘中全
卖菜的赵大姐因忙碌少收了8元钱菜钱,与买主争吵起来,“湘潭义警”市场巡逻队员发现后立即通知派出所民警,民警通过筛查二维码等措施,为赵大姐找回了卖菜钱……
这是吉林省吉林市公安局龙潭分局湘潭派出所积极化解辖区群众矛盾纠纷的典型缩影。
“近年来,湘潭派出所始终坚持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进综合治理体系建设、风险隐患化解、服务措施优化,全面推动社区警务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辖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近日,龙潭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隋庆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多元共治激活基层“神经末梢”
前不久,龙新家园小区范大爷与邻居因为狗叫扰民闹得不可开交,扬言要“找机会杀狗炖肉吃”。楼长听闻后,会同社区民警张俊峰三番五次上门劝说,最终通过“换位思考”的解决办法,邻里之间最终相安无事。
据了解,2023年以来,湘潭派出所充分发挥“警地融合”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机制,实施所长进入街道班子,11名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委员、13名辅警兼任网格员,实现派出所与街道,警务室与社区紧密衔接、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并充分利用小区楼长、社区网络员等社区群众,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等优势,社区民警及时介入调解,第一时间将邻里、家庭等小纠纷、小矛盾、小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派出所所长及时跟进,定期会商剖析难点堵点,并会同社区、街道、妇联等部门共同推进化解工作,确保矛盾隐患排查在小、化解在早。”龙潭公安分局政委齐峰说,派出所在辖区建设社区警务室6个,警务站4个,组建“女子巡逻队”巡逻防控、排查隐患、普法宣传,确保警力每天沉在社区,让群众看得见、有事找得到。
今年以来,湘潭派出所联动相关部门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0余起,化解率达100。
多方联动守护社区“最小单元”
“没有你们相救,我就再也见不到儿子了!是你们给了我余生的希望!”7月24日凌晨1时许,辖区王大妈抱着儿子泣不成声,同时对救助儿子的民警感激涕零。
7月23日23时许,湘潭派出所夜巡民警马弘威、王洪源发现一名20岁左右的男子,光着上身在松花江哈龙桥上徘徊。两名民警正欲上前核查,却见男子大叫一声:“我不活了!”抓住桥栏杆就要跳桥,两名民警手疾眼快,合力将该男子控制住。
原来,男子王某因与家人发生争吵,酒后情绪失控产生轻生念头,幸亏被夜巡民警及时发现救下。
“我们创新警务模式,融合智能防控体系建设,强化‘两队一室’建设,加强人、车、视、技,全方位整合基层治理数据资源,为打击犯罪、服务群众提供精准的科技支撑。”湘潭派出所所长杨军说,工作中,湘潭派出所立足主责主业,依托“一格一警一连”工作机制,发动社区群众、行业场所负责人、治安志愿者等群众力量组建“湘潭义警”队伍6支128人,聚焦“无诈社区”创建目标,集中开展“五防宣传”,提升群众识诈防诈能力。
据了解,派出所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进一步织牢织密防护网,确保治安秩序好,平安不出事。截至7月,辖区盗窃类警情同比下降近60,电诈发案率下降87.5,刑事破案率提升20,破案率达98。
多措并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16年了,王宏警官一直关心照顾我们一家人,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6月28日,刚刚做完腿部手术的金大姐拉着杨军的手感激地说。
金大姐自幼身患小儿麻痹症,2008年丈夫突遭车祸身亡。生活困顿之际,社区民警王宏为她上初中的儿子申请了学费减免和伙食费,隔三差五地上门帮着干些体力活,逢年过节带着礼物前来慰问……16年来,王宏不间断地帮助,给金大姐母子注入了精神动力。2015年,金大姐的儿子高分考上理想的大学,今年,金大姐又顺利地完成了第二次腿部手术,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对待群众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这是湘潭派出所68年来的爱民传统。”隋庆说。
近年来,湘潭派出所持续推进以“社情民意一口清”“矛盾调解一手清”“治安管控一眼清”为主要内容的“三清”工作,要求社区民警认百家人、知百家事、解百家忧。不断深化公安政务改革,开通涵盖128项高频业务的综合服务窗口,为企业、群众就地就近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依托社区警务室开通“户政业务绿色通道”,为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上门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依托驻企警务室,将“进企业”变为“驻企业”,常态化问计于企,问需于企,深入排查安全隐患,化解涉企矛盾纠纷,强化企业周边治安巡逻防范,打击涉企违法犯罪行为。
据统计,今年以来,累计为群众异地办证1500余人次,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上门办理居民身份证90余人次,排查化解辖区企业矛盾纠纷50余起。
此外,湘潭派出所还与湘潭街道共同探索搭建了网上智慧平台,开发推出“平安湘潭”APP,实现街道社区资源、工作机制全方位融合,社区管理与社区警务核查管控指令同步推送,进一步推动了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