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07-24
湘潭县这个社区,“一根针”穿起“千条线”!2023-07-2412:52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字号
推荐阅读
“敢”在湘潭·记者在一线
“一根针”穿起“千条线”
——湘潭县砚井社区“绣”出和谐善治新画卷
物业公司到期撤离,新一届业委会尚未选举,小区陷入无人管理的困局……前不久,湘潭县易俗河镇砚井社区银杏家园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被打乱。
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砚井社区党总支迅速“补位”,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的作用,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治理工作:发动小区党员、志愿者带头维护好环境卫生,将自家垃圾带到小区外的垃圾站,义务清扫公共区域;积极指导开展业委会筹备工作;上门走访并开展问卷调查,征求业主对小区管理的诉求;顺应大多数业主的要求,通过公开招标聘请物业公司。
目前,社区委托招投标公司发布了银杏家园物业管理服务项目公开招标公告,后续将进行评审、签约,新的物业公司本月就可以入驻小区开展服务。小区管理也将实现平稳过渡。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近年来,砚井社区坚持用党建引领“一根针”穿起社区治理“千条线”,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做“实”、力量做“强”、服务做“优”,不断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效能,大大提升居民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绣”出和谐善治新画卷。
砚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耐心服务前来办事的居民。(记者方阳摄)
善用“绣花针”
日前,砚井社区居民刘建佳居住的房屋后侧一颗枯树发生倾倒,压在一根电线杆上,存在安全隐患,也影响了居民出行。
“这可怎么办呐!”刘建佳将这一情况反映给片区居民代表陈松林。“老刘,你别急,我去找社区负责人商讨一下处理方案,尽快解决这个问题。”陈松林随即向社区反馈。收到问题反馈后,社区立马召开碰头会议,邀请电力部门一起讨论解决方案。
经过两个小时的处置,枯树被成功移走,刘建佳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党组织,有什么急事、难事咱都不怕,心中有底气!”说起社区的服务,刘建佳赞誉有加。
“居民的底气来自‘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联户群众一旦有事,大家都能第一时间了解并处理。”砚井社区党总支书记刘炼介绍,社区打磨党建“绣花针”,建立了“社区党支部 小区功能性党支部 楼栋党小组 党员中心户”四位一体的党建引领组织体系,将辖区科学划分为16个片区,设置居民小组98个,配齐居民代表409名,全面推进“片长、组长、居民代表”微治理模式,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服务体系,让居民解决问题“小事不出楼栋和小区”,形成“家门口党建、家门口服务,家门口文化、家门口协商”良好共治氛围。
居民的底气还不止于此。砚井社区组建“党员 居民代表”志愿服务队,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收集群众“微心愿”,为群众及时化解“疙瘩”、助力“圆梦”,做到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切实将党建引领贯彻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实现同频共振。
拉起“牵引线”
今年端午节前夕,砚井社区凤凰山庄小区业委会办公室里喜气洋洋,人头攒动,居民们正在排队领取业委会精心准备的端午节物资。
“能有今天这个样子,多亏咱有了个党支部。”年逾八旬的赵修仁接过粽子和咸鸭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凤凰山庄小区始建于1999年,为易俗河镇最早的住宅小区,现有居民77户250多人。曾经,因年久失修和管理不到位,该小区公共基础设施老旧,道路破损严重,垃圾臭气熏天,居民叫苦不迭。
2019年,凤凰山庄小区在易俗河镇率先成立功能型党支部,由原先担任业委会副主任的退休老党员张树林出任党支部书记,并在楼栋里设立党小组,形成强大的小区治理红色活力。自此,“老小区”有了“红管家”,居民的凝聚力越来越强。
治理有条的老旧小区凤凰山庄。(记者方阳摄)
无资金?张树林、曾炳炎等老党员带头当起了“化缘人”,想方设法争取项目支持,不仅改善了道路、路灯、绿化等硬件设施,还在小区建起了老年活动中心和会议室,居民议事有了新阵地。缺管理?小区党支部充分发挥核心作用,聚合社区网格员、党员队伍及志愿团队等多方力量,用活动凝聚人,用服务温暖人,共同参与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打造小区治理共同体。
提起凤凰山庄小区的变化,今年74岁的退休教师曾炳炎介绍,老旧小区改造,让小区的外貌为之一新;“红管家”用心服务,让居民的精神为之一振。他自豪地说,现在居民生活更加舒适、惬意,邻里关系更加和谐、互助。
以党支部为依托,凤凰山庄小区的“美丽蝶变”并非个案。
过去,香堤雅郡小区是出了名的脏乱差。由于多方原因,小区基础设施欠缺、管理不到位,物业费收不上来,业主与物管之间、业主与业主之间矛盾冲突不断。
砚井社区老党员在香堤雅郡小区进行巡逻。(记者方阳摄)
去年3月和5月,小区先后成立业主委员会和党支部,探索构建了以小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党支部 物业服务企业 业委会”三方协同治理架构,从源头上根治小区管理乱象。建设党群服务中心、组织党员志愿者巡逻强化小区治安、设置“业主接待日”……靠着三方配合,将小区居民面临的一系列“难点”“痛点”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次一次促整改,小区的面貌和综合治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支部、业委会、物业是推动小区治理的三驾马车。在‘红色基因’牵引下,‘三驾马车’齐驱,互帮互助,共同管理就是打造美好家园的密码。”砚井社区党总支书记刘炼说。
砚井社区香堤雅郡小区通过“业主接待日”听取居民意见。(记者方阳摄)
织好“服务网”
“朱姨,这是今天刚买的菜,可新鲜嘞!还有什么需要的,您随时和我说。”一大早,志愿者卢国炎将买好的新鲜蔬菜送到失能老人朱雪珍家中。
胸佩闪亮的党徽,身着红色马甲,是卢国炎身上最明显的特征。每隔几天,他都会到朱雪珍老人家中帮忙打扫卫生、采买物品或是陪老人聊天。
在砚井社区,像卢国炎这样的“志愿红”不在少数,他们或忙碌于老年人服务,或巡逻在社区楼栋之间……成为居民心中最亮丽、最暖心的风景线。
作为一个万人社区,砚井社区60岁以上老龄人口比例达13。老人是否过得幸福、快乐,一直是社区的重点关注事项。
近年来,砚井社区以破解老年人养老重点难点为抓手,创新社区养老发展模式,建立长者服务清单,实行包片联户,通过上门日常拜访和代办跑腿等方式,服务老人生活。与此同时,社区还特别为80岁及以上空巢(独居)老人及特殊老人群体开展“志愿红”一对一结对帮扶、跟踪服务等,通过这类一对一的“订制服务”,让老人需求“叫得应”,解决问题“把得准”。
走进位于龙盛华府小区的一处小院子,伴随着轻松的音乐,老人们正在桌前说话喝茶,不时传出阵阵欢笑声。
邻里和谐、环境优美的龙盛华府小区。(记者方阳摄)
每天,颜任杰老人都会来到日间照料中心的文体活动室唱歌或是到图书室阅读,度过一段愉快的休闲时光。“这儿设施齐全,服务又好,是我们的‘幸福湾’。”颜任杰老人口中的“幸福湾”,是砚井社区整合各类为老服务资源,在小区打造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依托这一阵地,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健康管理、居家养老、康复训练、文化娱乐等一系列服务项目。
从硬件配套到服务提质,从生活照料到康复护理,从吃住行到精神慰藉……砚井社区在养老事业上下足功夫,创新养老模式,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需求,用实际行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记者手记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从哪里着手?社区党组织建设是关键。在砚井社区采访时,我们深刻感受到党支部、党员干部的强大战斗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从“旁观者”转为“参与者”,以“主人翁”姿态加入社区治理“大合唱”,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美好幸福家园的浓厚氛围。社区连着千万家,美好生活靠大家。只有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多元参与为核心,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社区治理才能真正“活起来”。
原标题:《湘潭县这个社区,“一根针”穿起“千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