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4-09-02
华发社区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包括6个居住小区、商业综合体等。社区常住居民1.8万余人,其中外国籍居民450余人,港澳居民近2000人。
“我们因地制宜构建住房、小区、社区维度的指标体系开展体检,系统查找主要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完整社区建设的重点内容。”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立足毗邻港澳的区位与人口特点,从完善社区服务设施、营造宜居生活环境、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健全社区治理机制四个方面着力,打造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提升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获得感。
完善服务设施做好涉外工作
推动涉外服务进社区,完善外籍和港澳居民群体管理服务。社区设有政务服务办事窗口及首个“外国人管理服务中心”,提供中、英、韩、日4国语言服务,帮助港澳居民和外籍人士足不出社区就能办理外籍签证、临时住宿登记、就业证、健康证等,做到“管理服务进社区,户口申报进小区”。
成立华发社区侨联,将文化长廊、宣传栏、同心书屋等融入社区侨联;成立珠海市首个港澳居民联络站,搭建三地居民互动交流平台。
为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社区整合了空置物业与原有市场空间,建设孖桥集街市。据介绍,街市集党群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贸市场、商超、餐饮等功能于一体,满足了居民文娱活动、买菜、购物等方面的需求。
聚焦“一老一小”构筑宜居环境
社区聚焦“一老一小”,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搭建多元化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载体,开设家庭病床,为失能、行动不方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为签约家庭医生的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以及日间照护、医疗保健服务。建设长者饭堂,满足独居、孤寡、高龄、失独、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就餐需求。开办社区老年大学,开设太极、书画、模特、兵乓球等老年文体课程,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圆社区“大学梦”。
同时,完善托育服务,建设新城幼儿园,可提供学位450个,实现辖区学龄前儿童15分钟上学圈通勤自由。
为丰富公共空间,社区新建了3个社区文体公园和2500米健身步道,将香山桥底空地改造为排球场、乒乓球场等运动场所。
社区还对居委会、华发新城入口等坡道、扶手进行无障碍改造,在老年人活动集中的前河社区公园等场地设置公共厕所,在丰华路、前河路等沿途公交站及健身步道设置休息座椅,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此外,积极协调交通、公交、市政等建设Z12循环微公交线路,增设4处公交站点,方便居民出行。
建设智慧社区提升管理效率
推进物业管理智能化改造。社区升级数字摄像头智能感知系统,提高安防预警与反应能力。升级门禁设备,实现居民人脸识别、蓝牙、二维码等无感通行。开发华发优 生活系统,为居民日常缴费、报修、购物、家政等生活赋能的同时,也提升了物业管理效率。
推动养老服务智能化升级。利用“区健康综合平台”,开展老年人健康状况排查“关怀计划”。对接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中心,接入“市、区、镇街三位一体”的联动平台,实现老年人服务信息互通、实时监管、随叫随到。社区老年大学还开设了短视频制作和手机摄影班,帮助老年人使用智能产品和智能技术。
开发侨胞服务智能化系统。依托现有6D智慧平台和网格服务平台,研发统战信息管理服务系统侨联工作子系统,将社区侨联纵向和横向组织架构、规章制度、活动掠影等纳入平台大数据,实现智能化管理;建立网上侨胞之家,广泛宣传侨政策、侨活动,服务社区侨胞。
健全共管机制打造“融合”平台
社区搭建了多群体协商议事平台,每季度召开居民代表会议,面向全辖区征集议题,对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改造等事项进行讨论和表决。
打造港澳居民“融合”平台,引导侨胞和港澳台居民参与议事协商。依托珠海首个社区外国人管理服务中心,开展“舌尖上的中国”“赏韵中华”“寻迹珠海”等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鼓励引导外籍人士参与社区治理。
为完善共管机制,社区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与居民共同讨论制定符合社区实际的居民公约;建立设计师进社区、公益律师进社区服务等机制,挖掘社区能人,集思广益、共同管理,建设互助、和谐、友善的社区氛围。
:网友评论最新评论
暂时没评论,快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吧。海南文昌沙港村:名人故里椰林渔村
2024-06-0710:29:30
沙港村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会文镇,是文昌侨乡,至今仍保存有多处名人故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