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社区网 > 东营社区 > 正文

编织基层治理的“幸福网格”

2025/4/19 7:55:45 点击:

来源时间为:2025-04-14

??在山东省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利街道,有一片承载着特殊使命的土地——胜宏社区。这个容纳了10289名居民的家园,近六成是破产企业下岗职工、残疾人、低保户等弱势群体。曾经,这里因复杂的救助需求被视为基层治理的“烫手山芋”;如今,通过创新构建“救助联合体”模式,胜宏社区不仅破解了救助“最后一米”难题,更让“政策执行者”转型为“资源配置者”,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东营样本”。

??从“单兵作战”到“协同攻坚”:汇聚多元共治的磅礴力量

??胜宏社区的蜕变,始于对传统救助模式的彻底革新。社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将“大党建”理念融入救助工作,构建起“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聚合网络:通过链接“双报到”单位、社会组织、物业公司等20余家力量,成立由党委书记领衔的救联体联席机制,制定共建单位“资源清单”,推动救助资源精准落地。如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不再是冷冰冰的办事窗口,而是变身居民生活中心——共富工坊里,下岗职工正在赶制手工订单;如康家园中,智能康复设备为残疾人点亮生活希望;“阳光议事厅”里,居民代表与企业、社会组织共商发展大计。这种“党建 阵地 志愿”的三维联动,让14名网格员化身“全能管家”,去年累计开展志愿服务414期,帮扶空巢老人、困难群体60余次,社区也因此获评“全国学雷锋最佳志愿服务社区”。

??从“粗放救助”到“精准滴灌”:织就立体化的民生保障网

??在胜宏社区,救助工作不再是“撒胡椒面”式的粗放供给,而是依托智慧平台和“铁脚板”功夫,构建起“大数据 铁脚板”的立体识别网络。市智慧救助平台的54项指标体系如同“天眼”,实时监测居民健康、就业、收入等关键数据,2024年累计触发预警26次,主动帮扶5户大病家庭申请临时救助。与此同时,14名网格员化身“移动探头”,每周开展“一访三问”行动(访特困户、问健康变化、问政策需求、问急难诉求),为7名独居老人送去居家养老服务,将政策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更令人称道的是“荧光行”志愿服务队,他们手持政策“明白纸”,为事实孤儿申请助学金、为残疾儿童争取康复救助、为重度残疾人适配无障碍设施,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传递温暖。

??从“被动输血”到“主动造血”:激活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胜宏社区的智慧远不止于此。面对“救助—脱贫—返贫”的怪圈,社区创新“三阶赋能链”破解就业难题:在共富工坊,家政维修等初级培训让45岁的下岗女工重拾自信,月入3500元;在如康家园,电商运营等中级培训助力32岁残疾人月销破万元;在创业孵化基地,20万元启动资金扶持8名困难居民创办小微企业。更难能可贵的是“救助对象转志愿者”机制,脱困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可积累“公益积分”,兑换生活物资或抵扣物业费。如今,23名昔日的受助者成为治理骨干,组建“夕阳红巡逻队”“爱心维修队”,形成“受助—助人—自助”的善治闭环。社区还开发“慈善超市”“幸福食堂”等微业项目,幸福食堂每月盈余1500元注入慈善基金,慈善超市按盈利30的比例反哺救助资金,两年累计注入17740元,真正实现“救助—发展—反哺”的良性循环。

??从“治理末梢”到“幸福源头”:书写基层善治的生动答卷

??一组数据见证着胜宏社区的蜕变:政策匹配率从68提升至92,重复救助率下降70;注册志愿者从200人增至1500人,社会组织数量增长3倍;居民满意度达96.8,获评“全国和谐社区”。在“阳光议事厅”,居民为宠物便溺治理激烈讨论的场景,恰是治理智慧的生动注脚——当救助从单向输出变为双向互动,当弱势群体成为治理主体,社区便真正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图景。正如社区党委书记梅玉莲所言:“我们编织的不只是网格,更是一张连接民心、传递温暖的幸福之网。”在这张网上,每个节点都在发光发热,共同书写着“弱有所扶、难有所帮、困有所助”的时代答卷。

??行走在胜宏社区,最动人的风景不是荣誉墙上的奖牌,而是居民眼中闪烁的光芒。当残疾人在如康家园熟练操作智能设备,当下岗工人在共富工坊打包发货,当独居老人在幸福食堂享用热汤……这些鲜活的画面,正是基层治理改革的生动注脚。胜宏模式告诉我们:唯有将制度温度与人性关怀深度融合,才能让救助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真正成为托举群众幸福生活的“隐形翅膀”。

??(胡德萌庞兰霞)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长春市绿园区普阳街道信阳社区开展“国粹传经典戏曲文化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最新图文
长春市绿园区普阳街道信阳社区开展“国粹传经典戏曲文化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吉林省首届社区工作者职业能力大赛绿园区初赛举行
“防范于未燃”四川凉山州努力交好森林防火“时代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