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4-08-29
天涯区金鸡岭路社区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
擦亮“文明”底色 扮靓城市“颜值”
在金鸡岭路社区,工作人员向市民介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的使用方法。记者李学仕摄
志愿者在金鸡岭路社区宣传精神健康相关知识。记者袁永东摄
社区,是城市管理的最小单元,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围绕三亚创建文明城市这一主题,天涯区金鸡岭路社区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拓展新的文明实践阵地,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向外延伸文明“触手”,引导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志愿服务,营造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为城市文明底色勾勒绚烂的一笔。2020年,金鸡岭路社区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
带动一群人扮靓一片区
“社区的卫生环境跟以前相比,越来越好了。”家住金鸡岭路社区的小周说。卫生环境越来越好、居住体验日益提升,是金鸡岭路社区深化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一个感受显著的变化。这得益于金鸡岭路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在社区街头巷尾持续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
最近的一次,是在8月24日上午。彼时,金鸡岭路社区联合市人民检察院、天涯区城投公司“双报到”党员开展“搬家式”卫生大扫除。活动中,志愿者们利用扫帚、铲子等工具,对社区道路、绿化带、楼道等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清扫,重点清理房前屋后的积存垃圾、卫生死角等。很快,志愿者们就清理干净8处卫生死角,社区“颜值”再度提升。
文明行动,重在人人参与;文明习惯,见于微末小事。8月15日,金鸡岭路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爱之行动,环保未来我们共同守护”宣传活动,向社区居民宣传垃圾分类行动,培养居民垃圾分类习惯,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治理水平。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现场讲解、发放垃圾分类知识手册等方式,向居民介绍垃圾分类的现状、意义及操作方法,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度与参与度,倡导居民养成文明生活习惯。
创新志愿服务种下文明“种子”
如何将志愿服务更好地应用到日常文明行动中?金鸡岭路社区给出的答案是不断创新志愿服务形式,以更有趣、更“接地气”的活动内容,让文明新风“入脑又入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群众文明意识。
“同学们,你们了解海洋生物吗?”7月26日,金鸡岭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合市图书馆举办“童心童趣浪漫一‘夏’”空中花园科普手工活动,通过“科普 手工”的方式,向社区学生科普海洋生物,让他们了解保护海洋、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科普课上,学生们听着老师生动的讲解,很快入了迷,一颗爱护环境、热爱科学的文明“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种下。
这堂生动的科普课,是金鸡岭路社区创新志愿服务形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强群众文明意识的缩影。此前,金鸡岭路社区还曾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惠民演出、防范电信诈骗、青少年公益课、“身边榜样说”先进典型宣讲进社区等系列活动。
在金鸡岭路社区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类似的场景不断涌现。今年以来,金鸡岭路社区累计开展13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我们将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更多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更多群众养成良好的文明生活习惯,共同营造文明行动人人参与、文明社会人人奉献的良好氛围,助力三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金鸡岭路社区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吴莹说。
记者陈超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