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社区网 > 韶关社区 > 正文

打通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韶关南雄市完成176个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

2024/4/22 15:29:17 点击:

近年来,韶关南雄市大力推进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满足群众的文化活动需求,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注入新活力。

截至目前,该市已完成176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达标建设。

记者走进雄州街道黎口村综合文化活动室,现场村民们正在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这里既有唱歌、跳舞等文艺表演,也有乒乓球等体育活动,还有各种文化学习和交流活动。

村民们告诉记者,如今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可以在这里锻炼身体、学习知识、交情。

“周末好多家长都带小朋友过来这边让他们下象棋,这里还会举办各种的文化体育活动,比如说篮球比赛、象棋大赛,丰富了村民们的娱动。”黎口村村民笑着点赞。

村民们有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得益于该市对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提质增效。由于设施设备不断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成为了村民们愿意来、喜欢来的地方。

“我们不断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村大舞台、阅览室,妇女之家和青少年成长驿站等活动场所的设施设备建设。”雄州街道黎口村党总支书记邓衡香介绍,“同时将立足于服务和丰富村民的文化活动,定期组织各年龄段的村民开展多元化活动,服务群众、凝聚群众。”

记者了解到,该市通过提前谋划布局、健全体系制度、争取资金、整合各方资源及加强监督管理等措施,开展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达标建设工作。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乡村大舞台、文体设施、健身路径、综合文化活动室等15项。

据统计,目前该市共有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36个,不仅满足了群众的文化活动需求,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指数,还推动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促进了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176个村(社区)。”南雄市文化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道,“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利用好文化阵地,持之以恒发掘本土文化,把文艺下乡、图书下乡、展览下乡,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没有任何图片资讯
最新图文
河南安阳林州:以“小”见“大”解锁社区治理“幸福密码”
区域医学影像共享中心建设的“新余模式”
和田县政府驻地迁至百和镇沙田社区科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