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4-04-08
每个工作日,崇左市天等县天等镇龙岩社区党支部书记许增元都会到社区的皮具厂走一走看一看。
龙岩社区是天等县的易地搬迁小区,成立晚,村集体经济起步发展也晚,这一度让许增元倍感压力。
2023年,龙岩社区多方筹集资金,整合社区资源,通过就业帮扶车间场地出租,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0万元,实现了零的突破。
“这多亏了县里组织的党员教育培训,让我了解到各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做法措施,回来后也有了思路。”许增元感慨。
2023年以来,天等县坚持把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不断优化方式方法,创新载体机制,丰富教育载体,活化教育形式,狠抓成果转化,着力推动干部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打造基地,开展多样化培训
“如何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创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有哪些方法?”针对这些问题,福新镇江岸村付廷屯党支部书记农新的笔记本上记得密密麻麻。
日前,天等县在县委党校、县乡村振兴学院举办屯级支部书记素质能力提升示范培训班,全县125个村(社区)的屯级党支部书记聚在一起,谈体会找思路、谈问题找差距、谈落实找措施,交流心得、切磋经验。“这次培训让我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学到实招。”农新说。
“针对‘三农’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组织一线村屯干部开展集中培训学习,提升乡村党员干部破解发展难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本领。”天等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李乃富说,该县高度重视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完善系统化、经常化、实战化培训机制,建设高素质的乡村党员干部队伍。
2023年,天等县与广西乡村振兴学院玉林分院携手共建天等县乡村振兴学院,将党员教育与乡村振兴教育有机结合。学院建在驮堪乡道念村立屯,设有教室、讨论室等,可同时容纳300人学习,能够精准满足各类人才培训需求。
“学院的建立,进一步丰富了党员教育基地的内涵和功能,使其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李乃富说。
近年来,天等县加大党员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自2022年以来,投入470多万元用于软硬件建设,为全县党员提供有特色、高质量的优质现场教学点。目前,该县以县级党校为主轴,成立天等县乡村振兴学院,打造立屯事迹纪念馆、都康乡岩林庄306部队旧址、黄善军先进事迹展馆等教育基地,串点成线,形成党员教育特色精品路线。
实地考察,开眼界增经验
“现在基层党员接受教育培训的方式更加灵活了,载体更丰富了,大家学习的劲头也更大了。”回想起年初到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学习的见闻,龙茗镇龙英社区党总支书记林安平仍难抑制心中的兴奋:“我看到了先进地区如何通过创新社区管理模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这使我意识到,作为社区支书,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观念,学习新的管理方法和技巧,坚定了做好社区工作的决心和信心。我将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更好地服务居民,推动社区的和谐发展。”
不同的场景,不同的课程,各有侧重、各具特色。
为让党员干部直观感受到不同地区的发展成果,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拓宽视野和思路,激发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天等县通过粤桂合作,聚焦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任务,组织党员干部到广东的江门市、清远市,以及区内的玉林市、贵港市、扶绥县等地开展现场教学培训,去年以来累计开展培训19期,培训人数2267人次。
2023年,该县还利用本地党员教育现场点,组织30余批次党员到“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进远乡岩造村、“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福新镇黎亮村等县内10余个先进村(社区)现场观摩学习,推动党员学在一线、用在一线。
网络连线,实现学习全覆盖
近段时间,天等县贤宇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而波很忙,他的公司主要提供旅游包车、婚庆用车、个人租车、点对点接送等服务,他每天都忙碌于办理各项业务。
但作为天等镇仕民村谷更屯的党支部书记,李而波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基本每天坚持参加线上党员教育培训,以提升自己履行党员义务的能力。
“线上培训灵活方便,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增强了我们支部党员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李而波说,农村党员随时随地参与线上学习,通过在线互动和讨论,能够与其他党员共同学习、取长补短、提升工作能力。
服务和教育基层党员,除了传统方式,还需现代媒体手段并用。
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智能电子设备的不断普及,学习渠道已经延伸到网络,为此,天等县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方式,从线下往线上拓展。
2023年7月以来,该县利用新媒体平台优势,组织全县54个分会场2330人开展2轮“党员进党校,同上一堂课”全覆盖轮训,破解农村党员、流动党员参学难、到会率低等难题,有效提高了党员教育的覆盖率和质量。
“创新线上渠道,让党员教育培训更有活力。”天等县委组织部部长何祖鹏介绍说,该县用好天等党建微信公众号、流动党员管理群等载体,有效拓宽党员教育内容发布渠道,不断推进党员教育信息化平台一体化建设,完善学用功能,促进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让党员“足不出户尽晓天下事”,实现网络教育一网到边、一网到底,构建更为方便、高效、快捷的网络服务平台。